“也”这个字在古代怎么说好像是yi什么
发布时间:2019-09-03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也”这个字在古代用“亦”字表示,读音:yì。亦,多用在副词,表示同样、也、又、不过的意思;也可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

  亦,多用在副词,表示同样、也、又、不过的意思;也可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

  春秋时期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论语·学而》: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亦”是“夜”的本字;而“夜”是“腋”的本字。亦,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一个人的两臂下方各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人的两腋。造字本义:名词,人体的两腋部位。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当“亦”的“两腋”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肉”另造“夜”代替,表示人体的部位。当“夜”的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月”(肉)另造“腋”代替。

  白话版《说文解字》:亦,人的腋窝。字形采用“大”作边旁,两点指事符号像臂弯下两个腋窝的样子。所有与亦相关的字,都采用“亦”作边旁。

  展开全部“也”,在现代汉语中用作副词,是“同样”的意思,而在古代则用作助词,或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肯定、疑问等语气,或用在句中表停顿。

  古代要表示副词“也”的意思是不用“也”这个字的,用的是“亦”,如“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