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二,指事字。古文字一、二、三、四皆以积画为之,大约都跟刻画记数有关,是纯符号的指事字。“一”是特殊指事字,既代表最为简单的起源,也代表最为丰富的浑沌整体;“二”也是特殊指事字,表示天地两极。古人认为“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混沌太初的存在整体是“一”;然后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极;天地二极之间,又生出人这第“三”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万物。
此二横画历代写法无大异。战国时期产生两种新写法:一增繁从“戈”(图5);二增繁从“戈”从“肉”(于6)。古文字从“戈”从“弋”每无别,从“戈”者后代写作“弍”,作为“二”的异体字。(图6)的“肉”旁可能是临时赘加的符号,也可能是从“贝”的讹误。从“贝”者后代写作“贰(贰)”,作为“二”的大写。
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
先王制礼经,祠为国大事,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范仲淹《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
郑玄注:“卜之日,谓君有故而为之卜也。二当为贰。唯卜之时,辞得曰:君之贰,某尔。”
公之生也,诞授命世;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而至切,音樲。地数之始,即偶之两画而变之也。《易·系辞》:分而为二,以象两。《左传·定四年》:卫侯将会,使祝佗从。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注:谓兼二职。《荀子议兵篇》:权出于一者强,权出于二者弱。《史记韩信传》:功无二于天下。《汉书·严助传》:诏曰: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辏,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
又古货布,文帝字,见《六书略》。》。字上下画均齐。上画短者,乃古文上字也。今相仍上短下长作二字,非。贰。
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1986年11月:115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四川出版集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年4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