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从“缤纷之约”开启。大屏幕上,象征“生生不息”的太阳神鸟,穿越寰宇,落入主舞台上一位年轻人手中。
光影跃动,数百名舞者随着音乐起舞,青春与光影一同律动。自行车轮和滑轮划出优美曲线,市民们将运动的日常带到现场。
这片土地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世代相承、从未间断。当缤纷的焰火腾空而起,成都,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之都,书写着崭新篇章。
热情在空气中铺展。主舞台正后方的湖面上,两道水柱腾空而起,瞬间构成一座高耸的迎宾水门。在吉祥物“蜀宝”“锦仔”的引导下,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缓缓踏上“荣耀之路”。
“天府之檐”上,往届世运会的会徽、海报与运动员的笑脸,轮番在大屏上闪现。世界名曲与奥运歌曲编织成的背景音乐,唤醒人们共同的美好记忆。观众席上,掌声阵阵,此起彼伏。
女子轮滑运动员郭丹和男子技巧运动员史经纬执旗,中国代表团步入会场,489人的规模创历届之最,其中包括10名残疾人运动员。这也是中国队历史上首次派出残疾人运动员参赛。
全场瞩目中,五星红旗、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会旗、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旗、成都世运会组委会会旗相继入场。全场肃立,歌声嘹亮,四面旗帜缓缓升起,迎风飘扬。
国际奥委会主席柯丝蒂·考文垂在视频致辞中,向中国政府和中国奥委会对世运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她说,来自1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赛,展现了体育跨越文化和国界的凝聚力。
绚烂焰火瞬间绽放,构成的字母“W”,既是世运会会徽,也是英文“World”(世界)首字母,展现出成都对世界宾朋的欢迎。
世运会是一个舞台,展现出体育无限。通过运动,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寻找自我、延展边界,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
秋来杏叶黄,蓉城添锦绣。开幕式舞台,宛如一片展开的银杏叶。舞蹈演员们排成队列,仿佛一条条延展开来的叶脉。生活如树,城市与个体如此相连。
随着古典舞悠扬环绕,一朵巨大的芙蓉花在舞台上铺开,演员们舞动的手臂宛如花蕊。生命如花,历史与瞬间交相辉映。
永陵石刻为蓝本的“二十四伎乐”、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千年绝艺川剧变脸接连出现,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巴风蜀韵在瑰丽恢宏也在细节之中。成都的芙蓉花瓣,演绎为大熊猫的内耳;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幻化成川金丝猴的耳朵;蜀锦的质感融合绿水青山,编织成吉祥物的服饰;太阳神鸟纹样,演变为服饰上的图案。
代表团引导牌“芙蓉花意”以流光溢彩的蜀锦交织成引导牌底,以灵动精巧的银花丝勾勒出芙蓉花型,以色泽温润的蜀绣和技艺高超的漆艺绘制出会徽,寓意“熠熠生辉”。今夜,开幕式上的“锦绣之韵”令人难忘。
演出进行到“友爱之声”篇章。“世界有一个屋檐,梦好甜星点点”——青年歌手们与百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朋友,用澄澈嗓音唱响世运会主题曲《万千》。
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的小男孩卢卡,是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的一员。因为唱歌,他走红网络,并因此与中国结下深深缘分。
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大槽乡中心小学的“妞妞合唱团”,也同样因为音乐,走出大山。他们在这个世界舞台上与来自大洋彼岸的朋友们同唱一首歌。
长达430米的“天府之檐”上音符流淌,孩子们纯净的歌声充满希望,传递着同舟共济、天下一家的朴素信念。此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联结尤为线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歌声渐弱,夜空中,一棵以成都金沙遗址大树根遗迹和四川活化石“珙桐树”为创意灵感的大树缓缓出现。刹那间,千万朵象征着和平的“鸽子花”焰火在深蓝的夜幕中粲然绽放,洁白的光芒如展翅的和平鸽,点亮夜空,将友谊与和平的图景铺满天际。
霎时间,焰火腾空,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篆体字样——“成都”,闪亮夜空一隅。两千多年从未改变的呼唤,道出一座城市厚重的历史脉络。
8月7日,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在成都世运会主媒体中心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本届成都世运会创造了多个历史性的第一次,成都世运会的办赛模式,将引领世运会的发展方向。[详细]
成都世运会运动员村于8月3日正式开村,赛会期间将为约7000名参赛者提供服务。据了解,8月3日至18日是成都世运会官方抵离服务期,预计将有超过5000名涉赛人员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口岸通关。[详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