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中,鉴于德军三号突击炮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再加上战场上缴获的现成三突子,在1942年4月的时候,苏联中央炮兵部组织多个设计组同时开始研制可以准备122毫米火炮的中型战车,为了这一计划的顺利进行,当时的坦克工业部专门还派出特别小组到乌拉尔山脉重型机床厂和第592号工厂进行监督指导。
最终,乌拉尔山脉重型机床推出的U-35设计样车被拍板定为合格型号,这种U-35采用T-34坦克的底盘和车体,主武器为M-30型122毫米榴弹炮,前装甲厚45毫米,俯仰角为-3度到+26度,水平转角为左右各10度。可以容纳5名车组乘员分别为:车长、炮手、驾驶员及两名装填手。到了1942年12月的时候,这种坦克通过了所有的测试,最终命名为SU-35突击炮。不久又被改名为SU-122自行火炮。
到了1942年底的时候,这种自行火炮一共制造了25辆。第二年1月,这些SU-122自行火炮编成了两个装甲团被投入列宁格勒的战役中,主要任务是为步兵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摧毁敌军火力点。
不过,这种由于SU-122自行火炮低矮的车身、较强的装甲和大威力的火炮,在近距离内能够对的重型装甲车辆造成威胁,甚至是以皮糙肉厚出名的虎式坦克。比如,在同年8月21日与德军“大日耳曼”装甲突击师第3装甲团的战斗中,该部是“虎”式坦克就被苏联第3近卫坦克军的SU-122自行火炮摧毁。
为了增加SU-122自行火炮的战斗力,在1943年,苏军还推出了该炮的衍生型号SU-122P,装备长管火炮,不过在测试中,由于该战车的主武器过于沉重,导致底盘超载,随即这种车型无疾而终。到了1943年11月,苏联决定停止SU-122的生产,从这种自行火炮定型到停产,仅仅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