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全国文明村的砂田镇黄花村紧紧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要求,深入落实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聚焦人居环境、农房风貌提升、乡村文化生活、文旅产业融合、移风易俗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发挥生态文化优势,用好用足政策红利,聚焦文化传承、绿美乡村和村集体经济,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见成效。
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重要抓手。黄花村持续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方位全覆盖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并积极推行“门前三包”制度,累计清理106处、拆除30处,约1600平方米,大力营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群众满意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与此同时,黄花村打造了县级“美丽庭院”11户,并筹集资金约5万元,开展绿美植树活动5场,种植树木3000多株,建成“党建林、桑梓林、青年林、巾帼林、民主法治路、观山步道”等主题林共6个,打造了民主法治小公园、象鼻添舌亲子公园、乡风文明长廊、外水口文化公园、原始森林古树公园等5个示范点。
以县直机关联基层共建共管绿美丰顺行动为抓手,黄花村全面推行村庄见缝插绿,因地制宜建设了6处小公园,打造了5家美丽庭院,广泛动员乡贤和党员捐资30多万元、群众参与200多人次,累计种植1400多株树苗,打造了“法治林”“桑梓林”“青年林”,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长效管护苗木花卉,不断提升“四旁”“五边”绿化美化品质,以实际行动为黄花村增添新绿。
农房风貌是扮靓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也是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乡村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黄花村积极开展农房美化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通过开展“赤膊房”摸排工作,黄花村对“赤膊房”进行摸排造册、实施建设示范项目、加强农房安全整治等多措并举,村庄面貌发生大变化,农房“颜值”实现大提升。通过三线整治,曾经如“蜘蛛网”般杂乱的电线经过整理后变得整齐美观。如今,在黄花村内,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风貌带正逐渐显现,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加强乡村优质文化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黄花村进一步优化乡村文化空间设施,按照“五有”标准升级改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纳入社工站、便民服务驿站、老年人活动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心理综合服务等服务阵地,每月常态化深入开展理论宣讲、科学普及、文化文艺、移风易俗宣讲等文明实践活动,持续丰富村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黄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配备了5个多功能场所、志愿服务队成员24人,近年来积极开展了体育比赛、文艺汇演、大学生义诊、科普小课堂、绿美梅州志愿植树、垃圾分类宣传、“崇文重教,礼赞师恩奖学活动”,不断满足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黄花村依托“教授之乡”特有的文化底蕴,发挥“全国文明村”示范引领,宣扬李国平院士等30多名教授专家的优秀家风家教,弘扬崇文重教之风,挖掘传统耕读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塑造具有黄花特色的文化品牌。
黄花村村中的原始森林生态公园有四百多棵一至三百多年的古树,古树围绕,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主要景物有接满亭、院士石、将军庙、莲花瀑布、龙须瀑布、恩爱路、情侣桥等。秀丽的山水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徒步、郊游,是黄花村的一张靓丽名片。黄花村按照“一轴、二环、三园、四路”设计布局,打造了耕读文化、生态旅游文化两个文化区,与古树群落休闲道、高岗围围龙屋、象山观景台、象鼻添舌亲子公园、水醮墨池等生态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进一步丰富广大游客旅游体验,推动特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黄花村是富硒米种植基地,种植历史悠久,其中日照充足、温度适宜,泥土含硒量高,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擦亮“富硒米种植基地”招牌。同时发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优势,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培育富民兴村产业,探索“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借助直播带货、电子商务、观光旅游等多渠道,推销农产品,发展农家乐,吸引游客,留住游客,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村民经营性收入约50多万元。充分利用闲置场所屋顶,累计投入280多万元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借“光”生财,照亮增收路,2024年黄花村主要依靠山林农田管理费、入股分红和光伏发电等方式,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0多万元。
接下来,黄花村将不断丰富文旅融合发展底蕴,打造文旅融合特色乡村,推进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增量赋能,以全域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奔向共同富裕。
移风易俗是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创建的有力保障。黄花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文明乡风建设。
每月农历十五,是黄花村的老人协会活动日,也是“老年课堂”开课日。据了解,黄花村老年课堂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载体,因地制宜打造的老年活动阵地,有效丰富了老年人学习和休闲生活。同时,还积极引导老年群体贡献余热,投身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反诈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黄花村作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以建设科普村作为推进移风易俗抓手,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宣讲文明实践活动,选树宣传文明家庭、文明户、身边好人等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群众自觉向先进看齐。近年来,黄花村发动群众自主修订完善新时代村规民约,同时还开展了反诈禁毒宣传15次、普法活动8次、科普活动6次、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32次,1户家庭荣获梅州市书香家庭、2户丰顺县文明家庭,13户星级文明户。
加强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接下来,黄花村将继续按照工作部署要求,聚焦目标任务、紧盯工作实效、强化工作保障,持续推进五大行动,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网友挑战最远上班路,6:40出发全程25公里,从天黑开到天亮,评论区不少网友晒自己的通勤路#最远上班路
网友挑战最远上班路,6:40出发全程25公里,从天黑开到天亮,评论区不少网友晒自己的通勤路#最远上班路
美菲南海持续挑衅,解放军重拳出击,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严阵以待,轰6挂弹飞临,黄岩岛已被清场,美军连夜往后缩,美菲是如何挑衅的?
六味地黄丸作为滋阴补肾的代表中成药,一直以来都被广泛使用,不少人还会把它当作滋补药,自行购买服用,下面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六味地黄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让大家更透彻地了解一下这个“明星”药物。好药也要用得对、用得好!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规定,满足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的驾驶出行需求,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近日,公安部发布了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正义的伸张与司法的明慎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建伟邯郸初中生杀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办理,严格遵循了依法办案的法治原则。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坚持宽严相济、惩教结合,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相统一。解读这起案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丨xk他是中国的一名富商,耗费8亿元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可梦想落地成为现实的时候,他却在4年后莫名其妙的死去。他就是张晖,上个世纪末海南岛旅游业的龙头当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