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患病率高、控制率极低家庭血压监测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3-10-08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我国高血压流行病调查显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知晓率为46.9%,治疗率为40.7%,控制率为15.3%。由此可见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但治疗率和知晓率低,控制率极低。

  家庭血压监测是指患者在家中自我测量血压,也可由家庭成员协助完成。不仅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及诊断准确性,还可提高降压治疗的达标率,为高血压患者预后判断提供精准依据。

  1. 选择经过标准化方案校准的电子血压计:需要选择通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血压计,可在相关网站(或)查询。并且至少每年1次在购买处或就医处进行血压计校准。

  2.鼓励使用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其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测量方法易于掌握,是家庭血压测量的优先推荐。

  3.一般情况不推荐腕式血压计:不同腕式血压计前臂的放置方法差异较大,需按照说明书进行更多的培训。

  2)暴露手臂,不要卷袖,仅穿贴身薄衣进行测量,将测量袖带套在被测上臂,并使袖带空气管在中指(手掌方向)延长线上,松紧度以插入一指为宜,袖带下方距肘关节2~3cm。

  3)将捆绑袖带的上臂平放在平面上,掌心向上,身体坐直,袖带中心与心脏位置处于同一水平。袖带中心位置低于心脏的高度时,可用软垫等物品调节。

  3.记录所测量的血压数值:测量完成后,应将测量血压者姓名,日期与时间,收缩压、舒张压与脉搏,记录在笔记本上。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1.每日测量频次: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早晨在起床后1小时内、服用降压药物和早餐前测量。晚上在睡觉前测量。每次测2~3遍,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

  2. 血压测量天数:对初诊高血压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患者,建议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1~2天血压。

  2.当家庭血压在130~134/80~84mmHg范围内时,建议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明确诊断。

  3.家庭血压的平均值≥135/85mm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或血压未达标,需到医院门诊就医。

  1.当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出现明显的头痛、头晕、眩晕、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时,需立即急诊就诊。

  2.若血压<90/60mmHg,出现头晕、头痛、食欲缺乏、疲劳、面色苍白等症状,则需缓慢坐下或躺下,以免跌倒发生意外。不适症状无法改善者,需前往心血管内科就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