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国_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9-09-24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春秋战国时候,在四川盆地内部,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国家,著名的有蜀、巴两国,但在那一段岁月还存在过一个重要国家——充国,这是四川盆地三国鼎立的局面,堪比黄河流域诸侯争霸。

  充国,范围在今嘉陵江流域全境、巴中市西南、广安市西以及绵阳市东南的部分地方。充国从春秋时期发源,到战国末期期消亡,存在时段公元前约588——公元前318年,存在了大约二百七十年,传十余代充王。充国是由西陵人华夏母亲部落嫘祖系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后日渐壮大,一度对巴国造成巨大的威胁,势力强盛的时候,曾顺水而下打到过合州(今重庆合川)。

  公元前319年冬,古蜀国和充国结盟,两国共同侵犯巴国。巴国向秦国求救,秦惠文王派著名谋臣张仪、大夫司马错、都尉墨獾等领三十万大军入川援助巴国,秦、巴联手,先后在公元前318年冬、公元前316年春灭掉了充、蜀两国,同年,秦背信弃义,顺手灭掉了盟友巴国,统一了四川盆地,获得了安定的后方经济环境和优势战略地带,为日后扩张进攻楚国打下了基础。

  在春秋中期,一位巴王在征讨楚国的战争中俘虏了一名楚国女子,因见其貌美,十分宠爱,带回江州后封为爱妃,楚妃为巴王生下一个小王子,从此遭到巴王后忌妒,巴王和楚妃去世后,小王子为避国中陷害,带领一批拥护自己的士兵、百姓向北出走,一路上经历了巴军的围追堵截和洪水、寒冬等自然灾害,历尽艰辛,终于到达了嘉陵江上游的一处小平原,小王子视为风水宝地,于是定都于此,让百姓在此安居乐业,耕地播种,一年后果然粮食盛产,仓廪充实。因此小王子命国号为“充”。充国日渐强大,打退了巴国多次围剿进攻,后来的巴王不得不承认充国是从巴国身上独立出去的国家。

  充国历来受到川东的蛮夷——賨人的扰乱。賨人是居住在川东大山里的外族,擅长奔走与猎射,却不会种粮食,每到秋收粮食时,居住在山里的賨人就会结集人马,前来掠夺充国百姓辛苦耕耘的成果,带回大山里去渡过冬天,有时甚至发生烧杀奸淫,充国百姓苦不堪言。充国曾派多支军队进山征讨,却难以寻到賨人的踪迹,无功而返;即使找到了賨人,也被賨人利用地利击败。

  后来,充国在秋收之前,就派大军驻扎到田间,建起堡垒,百姓秋收之时,賨人一来掠夺,就遇到了充军的狙击,賨人拿充军堡垒没有办法,只得佯退诱敌,企图消灭前来追击的充军后再回去掠夺,充军将领却令士兵却不予追击,賨人无奈,又返回来冲击,却再次被堡垒挡住,如此多番,充国百姓已收割完粮食,放入仓库保护。賨人冬季没了粮食,族群中引起了恐慌。不少賨人只得跑出山来向充军投降,充军便逐一收纳,给予粮食和温暖的住所,让賨人过上定居生活。为收服賨人民心,充王亲令不准歧视、辱骂賨人,一天,賨人首领与充国一个大军官酒后争执,賨人首领说:“我们不过是因为肚子饿才向你们投降的,等冬天过了,我们吃饱喝足,来正大光明的干一场,你们绝不是我们的对手。”军官因其说话冲犯,怒令手下将賨人首领捆绑起来数落,碰巧充王前来巡视,军官就押賨人首领向充王告状,充王当即下令:“斩!”賨人首领把眼一闭,引颈受死,只听耳边一刀斩下,睁开眼睛,却是那个军官因违令被斩了首。賨人首领当即感恩,率众诚心归附充国。后来许多賨人参加了充国的军队,作战十分勇猛。

  充、巴世代攻伐不断,充国又与蜀国结盟,分兵两路侵入巴国,巴国密派人向秦国求救。秦国觊觎四川盆地已久,苦于入蜀道路难行,后来编造“石牛屙金”的谣言,骗蜀王开挖蜀道,史称“石牛道”,后来,秦军便沿着石牛道攻入了四川,先与巴国联手灭了充、蜀,又趁巴国庆贺一统之际灭其国,统一了川中,秦国依仗“天府之国”作为经济大后方,国力日渐强盛,又取得了长江上游有利地势,对日后进攻楚国打下坚定基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