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专精特新企业破百家何以霞美独占26席?
发布时间:2024-09-03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今年南安新增各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新增总数居泉州首位。近日,记者从南安市工信局获悉,目前,南安共有10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有26家来自霞美镇,包含泉州恒利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

  这也让霞美成为南安专精特新企业总数最多的镇。一个镇为何能拥有26家专精特新企业?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霞美又做了哪些努力?

  据了解,工程机械、电子信息作为霞美镇的两大特色产业,前者制造的“四轮一带”(支重轮、托链轮、引导轮、驱动齿和履带)零部件远销全球,后者生产的对讲机名声在外,如今产业链条完善,为霞美镇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和内生动力。在霞美26家专精特新企业中,就有24家来自这两大特色产业。

  位于霞美镇的南安滨江机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很容易找到“四轮一带”相关的设备商、供应商、零部件厂商,锻造、铸造等工序的配套厂。大型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自发形成合作,是当地市场普遍的商业行为。

  “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为产业研发创造了时间和空间,企业可以更专注技术革新。”霞美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庄庆南介绍,专精特新企业数位列南安之首,离不开霞美镇党委、政府数十年的谋篇布局、精准发力,从而打造出两大产业完备的生态。从滨江机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成立至今,不少小企业逐渐成长为现在的业界龙头,其中,不乏福建省华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泉州市闽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今年7月,闽达机械履带链轨扩建项目正式投产。在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崭新的厂房宽阔而敞亮,厂房一隅,轮体粗车自动化生产线的机械臂上下舞动,不停歇地装填着加工件。除了标准化的厂房与精良的设备,该项目还引入了自动喷涂、自动焊接等智能化设施,整个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2亿元,年产量可达30万套。

  闽达机械董事长孙培坤表示,作为国际知名工程机械品牌上下游配套的优质供应商,闽达机械生产的工程机械底盘零部件远销欧洲。因此,他们希望借助新项目的投产,进一步将研发、生产环节精细化,实现从毛坯到成品的生产一体化、现代化建设以及信息化管理的产业升级目标。

  除了企业自身拥有把专业做到极致的决心,霞美镇还与南安市工信局密切协作,秉承“谋划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批”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原则,引导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条件的企业鼓励其申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目前,霞美镇拥有创新型中小企业2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其中,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专精特新的开拓者,为后来者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当地企业家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同时,也互动交流,相互学习。霞美镇党委、政府也积极为企业提供互相学习的平台,强化企业间的互动交流。在交流中,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做法,尤其是企业在专精特新领域的投入,也是霞美企业家们的热门话题。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群峰机械的“独门绝技”当属混凝土砌块成型机制造领域。群峰机械董事长徐金山介绍,深耕行业多年,企业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研制的产品可以是几十万元的单体设备,也可以是几百万元的生产线,类似于砖机领域的“大众”汽车品牌。企业甚至可以提供生产车间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设备研制、安装、调试等服务,让经营者实现“拎包入驻”。

  内部管理信息化,制造流程智能化,企业的江湖地位离不开不断提高的研发投入。截至目前,群峰机械已取得有效授权专利3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获得省级技术成果鉴定4项。同时,企业还参与了4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与修订。

  像这样传统专精特新企业在延伸产业链方面寻求转型,在霞美比比皆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在霞美镇,可见凭借特色产业优势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在智能产线上逐步融合如此,数量众多的专精特新企业自然在霞美“瓜熟蒂落”。(记者 朱晓西 李想 通讯员 高婉瑜 陈鸿达)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