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中国男篮将要在排位战中迎战菲律宾,日本男篮则要与佛得角展开较量。两场比赛,决定着中国男篮能否获得巴黎奥运会的资格。
在中国层面每逢大赛,中国球迷和媒体都会化身为“专家”或者“数学家”,在遭遇战、生死战以及荣誉战完成后,我们喜欢“算”——草稿纸、算盘、计算器,我们用这些工具去计算那微不足道的晋级概率。
从净胜球的小分来看,目前中国男篮四战后的净胜分为-73分,日本队的净胜分为-19分,这意味着,中国男篮想要获得奥运会的资格,除了自己必须要战胜菲律宾之外,还需要看日本队的脸色。
数学题又来了,如果日本队最后一场输给佛得角队,假设只输1分,中国队则需要赢菲律宾队54分及以上。当然,日本队输得越多,中国队“需要”赢得就越少。
这种可能性看起来微乎其微,除了这种情况看起来很难同时完成外,两种大概率事件还会发生——只要日本赢,中国男篮无缘巴黎奥运会;只要中国输,那么“拜拜”二字,同样送给中国男篮。
还有一种可能,是佛得角赢了日本队17分以上的基础上,中国队战胜菲律宾。这样日本、芬兰、佛得角三队在排位赛分组中比拼小分日本排名第三,而中国队就会在中国、南苏丹、菲律宾、安哥拉的排位赛分组中获得第二名,从而以亚洲第一的身份拿到巴黎奥运会门票。
“中国赢1分,虽排名小组第4,但带着1个胜场进入排位赛;赢13分,小组第3,南苏丹出线,中国男篮仍是带着胜场优势进入排名赛;赢14到35分,结果和赢13分一样;赢36分以上,中国小组第2进入淘汰赛,而且以亚洲最好成绩拿到巴黎门票!”在对阵波多黎各前,无论是各大主流媒体还是球迷的朋友圈,随处可见这样的态度——当时在算,现在也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