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连贵调研大建设工作,督导在建项目安全生产、工程进度和疫情防控。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汪炳章,区管办、建发局、城管局、环保局、交警新站大队以及所在社区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国庆前夕,新站高新区共有10条路网建成并具备通车条件,王连贵来到项目现场,实地察看通车放行情况,看望慰问一线建设者。他指出,道路建设成效对改善群众出行、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要着眼城市布局和长远发展,不断改善交通出行环境,统筹加快城市道路绿化、美化、净化工作,打造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优质工程。
全区政府性投资项目参建单位假期继续坚守岗位一线,抢抓晴好天气保持大干状态,王连贵深入鹤翔园安置房、新站工人文化宫和二十埠河雨水排口治理项目现场,督导检查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工程进度。他强调,要紧盯工作风险点,狠抓责任落实,对各项检查工作要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特别是加强假期人员流动情况的排查梳理,坚决堵住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漏洞;要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协调配合,严格对照标准要求,确保项目早完工、早投用。
秋日的少荃湖公园风景宜人,吸引了众多市民来园体验游玩。王连贵沿着园路步道一路前行,详细听取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他要求精益求精完善细节,不断丰富公园功能分区和配套设施,强化基础设施维护与日常管理力度,为市民提供生态优美、环境优雅、功能完善的高品质生态空间。
东方大道(文忠路-相山路)仅有800多米,但一直未能贯通,过往车辆和居民不得不选择绕道而行,影响东西路网互通的流畅性和循环能力。
今年3月底,在彻底扫清拆迁用地障碍后,施工单位进场开展清表作业。期间,重点保障沿线供电、供水迁改,战高温,斗酷暑,保安全,稳生产,全力统筹加快项目进度。
9月27日下午,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已进入北半幅最后一道面层沥青摊铺作业,同步开展绿化、路灯、标线施划等收尾工作,该路段已于国庆节前夕正式贯通,缓解周边交通出行压力。一路向东,东方大道东延步伐也在加速中,约4.9公里的东方大道(大众路-桥头集路)段施工正酣,计划在今年年底前通车放行,这条60米宽的主干道将密切联系起新站区与肥东县交通往来。
除此之外,通淮南路(唐河路-龙子湖路)、相城路(龙子湖路-学府路)“断头路”已顺利打通并具备通车条件,让平板公租房的产业工人和周边小区居民“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更便捷,缓解周边道路通行压力。
今年是全区安置房在建体量和交付套数最多的一年。围绕安置房建成交付节点,不断统筹加快周边路网建设力度。
3月份,全面启动鹤翔园小区周边路网建设。其中,三十头路(李湾路-九顶山路)、贝玉路(三十头路-禹会路)、李湾路(三十头路-魏武路)纵横交错,不仅担负起小区雨污管接入市政管网任务,还要同步保障安置房按期交房目标。在多方协调、合力攻坚下,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攻坚,昔日荒地如今已是崭新的沥青路面、清晰的标线标识、宽阔平坦的人行步道,互联互通的路网格局让安置群众“住有优居”。
9月中旬,为新店花园二期安置房配套的淮泗路(淮海大道-泗水路)、修竹路(九顶山路-美草路)已陆续建成,高楼林立之间不断提升次路网密度,为群众后期入住提供便利。
9月27日,位于东北部的护城路(东方大道-梅冲湖路)主干道上,连排国旗迎风飘扬。这条全长2.8公里、双向六车道的城市主干道于今年3月底开工建设,先后克服疫情防控、持续高温天气等不利影响,已于国庆前夕正式通车,串联起梅冲湖路、魏武路、东方大道、学府路以及淮海大道主次干网,进一步完善片区交通路网架构,对加速沿线开发和提升综合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宝路(珠城路-龙子湖路)沿线分布元琛环保等产业项目,项目进场后快速打通地块排水通道,进一步完善了规划路网,助力周边企业快速发展。
路通百业兴,道顺民心畅。今年以来,新站高新区继续秉承“大干150天,打通30条路”路网专项行动优良作风和攻坚经验,重点围绕产业项目、开发地块、安置房不断加快配套路网建设步伐,截至9月底,已建成通车铜陵北路(泗水路-淮海大道)、护城路(东方大道-梅冲湖路)、会棚路(大众路-梦溪路)等25条主次路网,总里程约20.5公里,持续加密片区路网,为产城融合提供通达、便捷的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