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乖五合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五乖与五合》 摘要: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彫疏。略言其 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 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遂体留, 一乖也;意
《五乖与五合》 摘要: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彫疏。略言其 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 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遂体留, 一乖也;意違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 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 得器不如得志。 什么是五乖?什么是五合?一时所书有合与不合之分,合则圆 润秀媚,不合则凋敝疏陋。简略的说明其原由,各有五种情况: 精神安逸,心致闲静,此为一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此为 二合;时令宜人,气候和润,此为三合;佳纸良墨,相称互宜, 此为四合;偶蒙灵感,乘与欲书,此为五合。神不守舍,心恐 笔止,此为一乖;违反己意,迫于情势,此为二乖;气候干燥, 烈日炎炎,此为三乖;纸墨低劣,两不相称,此为四乖;精神 倦怠,手笔生疏,此为五乖。合与不合,书法水平的优劣很大。 得天时不如得适手的书法工具,得到适手的书法工具又不如得 到舒畅的心情。这就是所谓的五乖与五合。 从孙过庭的书谱可以看出:“五乖五合”的提示,正是其审美观 所决定的,“合”则能达,“乖”则必失。孙过庭所推崇的“中和” 书家则是王羲之书法的“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这种状态就是 一种内力充实、精神闲逸、文质相兼、奇变和谐的至佳状态, 它与“神怡务闲”的精神状态有不相违、趋于合的一致性。孙过 庭认为王字有刚有柔,有温有威,有法有变,其特点是各种对 立特质的统一。这和五乖五合也有很大的异同。 “五乖五合”说了了书法创作中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 创作环境、 工具材料、创作欲望五个方面,而这五个方面又可归纳为书法 创作——“心”、“物”、“境”三个主要类别,三者虽可分论,但它 们又是相互联系。 “心”在创作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书法创作的主因。孙 过庭说:“得器不如得志”,“神融”才能“笔畅”。 “物”是书法创作的借缘,指书写的工具和材料,它是书者精神 通过书写技巧借以传达的物质载体。墨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属于笔和追求的墨气的特殊效果的,工具 与工具之间必须互相配合,笔、墨、纸皆称手如意,只有这样, 才能“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时和气润”,是孙过庭所谓“得时”的外部条件, “得时”是书法 创作的契机,是外缘。但是,环境条件又是多方面的,不仅包 括自然之气候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 这些环境都能作用于书家情绪并在书法创作中反映出来,从而 成为“一合”或“一乖”。 孙过庭特别强调了“得时”、“得器”、“得志”三者之间的关系。 尽管创作过程更多反映为心理过程,但也是一个内与外、主体 与客体有机结合的过程。主客观条件相比,主观条件更具主导 作用。要使手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表记心灵,创作者必须长期 劳作于创作实践中,只有具备“无间临池之志”,才可望达到无 间心手的境界。心不欲书之时(即“心遽体留”、“意违势屈”、“情 怠手阑”之时)书是不能佳的,即使“有意于佳”也无济于事。所 以‘得志”之:观条件与“得时”、“得器”之客观条件相比,是最关 键的一“得”。孙过庭用一句“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总 结三者之间的轻重关系是很精辟的。“得志”就是指书家情、意、 志、趣的确立,亦是指书家拥有书法创作的最佳精神状态。这 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静、平澹的状态;是一种无挂、 无碍、无累的状态;是一种大自然、大自在、大自由自状态, 而这种状态也是杰出书家达到最高境界的应有状态。所以孙过 庭所说的五乖五合就是“心”“静”“物”三个主要方面。这三个方 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书谱》叙理翔实,抉发精微,妙盡其趣,极富文采,不仅是 具有重要价值的书论著作, 而且也是一篇文辞华美的散文佳作, 千余年来,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