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新28-75mm F28评测:一探镜头中的“网红”(2)
发布时间:2019-10-07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这一身哑光黑彰显了腾龙对美的高追求的特色,操作时的手感真的很不错,实际用起来的话,我觉得变焦环的阻尼偏硬一点,毕竟使用最为频繁,太软的话反而不好;而对焦环就容易拧动得多,只不过日常AF模式下会用得很少。索尼的DMF对焦以及MF对焦都是可以完美支持的,眼控自动对焦同样也是。

  看到镜头这一身简洁的造型,可能你会疑惑——腾龙的专业VC防抖去哪了?AF/MF切换键总要有吧?对焦窗都取消了?首先,AF/MF没有实体键这确实对于一些玩家来说会不方便,然而索尼A73快捷键切换也就2秒的事情;其次,索尼微单自带五轴防抖&手动对焦斑马线,可回答另外两个问题。正因为索尼微单先进而且强大,所以才会有这样简洁的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诞生。

  前端镜片具有氟素化合物涂层,即使表面附着灰尘、水滴或者指纹,都可以轻松去除。镀膜方面依然使用腾龙独家的BBAR宽频抗反射镀膜,可有效抑制眩光和鬼影,实现清澈通透的成像。

  镜头的滤镜口径为67mm,显然比常见的大三元使用的77mm要小,但同样有F2.8大光圈的光学性能,我肯定更想要小镜身小口径的镜头来配合微单。至于当一切变小了之后,真实性能有没有打折扣?下文我们就通过详细评测来给大家展示了。测试样机我们全程采用索尼最新的A73全画幅微单相机来搭配。

  我们买标变大三元,基本上对它第一要求就是要“锐”。所谓锐,其实是指成像解析度要高,清晰,锐利。锐利同时也要看中央和边缘的情况,一般官方MTF曲线会有量化,但我们更注重的是实际拍摄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各个光圈段对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用实拍试试。

  看完实际测试,我都惊呆了。但,先淡定一下,我们继续看看望远端75mm的表现吧!

  讲真,这一波很考验S君的眼力。我看了很多遍,也确认了很多次没有拍错,腾龙这只28-75mm F/2.8 Di III RXD之所以全球卖断货,是肯定有原因的(大家超识货)。作为一款F2.8大光圈变焦镜头来说,能够做到不管中央还是边缘,全焦段解析力都超高的,真的是会拍案叫绝。各光圈锐度较量的线 Di III RXD全开光圈时,边缘解析力仍然会差一点点,但只要收小一档光圈,整个画面马上锐到爆。如果是拍风光的朋友,建议是使用f/11最佳光圈。

  暗角一般存在于任何镜头中,也就是指画面四角有失光现象,视觉越广,暗角则会越大,但鱼眼除外(边缘放大倍率小)。那么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拍摄时各光圈段的暗角表现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下图。

  暗角这方面的表现,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在全开f/2.8光圈时,不管是28mm还是75mm都相对较重,收缩光圈会有非常好的改善——75mm需要收缩光圈至f/8暗角消失,而28mm则只需要收到f/5.6就基本消失。这说明了什么?其实并没有什么,S君认为暗角对于人像拍摄来说,简直“有如神助”,但反过来如果是拍摄风光照片就不那么理想了。所以你如果拍摄人像相关之外的题材,请尽量收缩光圈来拍摄使用。如果只想全程开f/2.8光圈来拍摄,也不想要暗角效果的话,没关系,请打开Photoshop,点击镜头校正,马上舒服了。

  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 肯定同样会有畸变问题。而由于可以在索尼微单机身上开启校正(你总不会刻意关掉自动校正吧),我们就以校正状态来看看情况就好。

  不管是桶形畸变还是枕形畸变,虽然都会在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上存在,但我觉得一般不是非常严格横平竖直的话,基本是看不出有畸变的。如果要求高的朋友也可以利用PS后期校正。

  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使用了腾龙传统高性能光学抗鬼影镀膜,可以有效地消除在任何侧逆光或逆光时再画面中所产生的眩光。我们看看这个名为BBAR的镀膜,它能做到何种程度。

  S君使用手机闪光灯这个最强的逆光光源,置于画面右上角,可以令所有鬼影立马现形。而从实际测试中,绿色光斑在最强逆光源面前也并非十分大面积铺开,随着光圈的变化面积也越来越小,不是对比特别强烈的情况下还几乎看不出,可见腾龙BBAR宽频抗反射镀膜作用非常强大,在你创作时不会因为鬼影问题而烦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