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姚水长到凯里市旁海镇水寨村任时,儿子还有一个月就要出生。他对组织只说了一句话:“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
33岁的姚水长凯里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民警。他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的苦干实干就是蛮干。
来到水寨村的第二天,便一头扎进了村民中。几天几夜的时间里,起早贪黑,跋山涉水,走遍了五个自然寨,走访了六个村民组,深入到几十个贫困户家中访贫问苦,详细地调查了解到了水寨村民的生产生活及水土山林自然资源状况。随后,姚水长积极向老党员、村干征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见,向产业能手、致富能人请教方法寻找脱贫思路。
姚水长了解到水寨村大堡组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集中连片,具备发展产业的良好基础条件。另外,大堡组村民思想较为开放。于是,他决定将脱贫发展的突破口定在大堡组。
大堡组大部分青壮年在外务工,在姚水长动员下,在外务工人员成立了大堡组发展协会,协会下面设立发展基金,由全组18—48岁青年共同出资,基金主要用于村里面的公益事业和对学习的鼓励。随后,姚水长决定建立大堡组管理委员会,以便充分调动村民谋发展的积极性,集思广益,便于形成发展上的统一意见。
在村民推选中,选出12名长年在家、热心于集体事务的青年作为候选人,召开村民大会,由村民对12名候选人进行投票选举,从中选出了9名骨干,与组长一道组成大堡组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决定修建一条一公里长的产业机耕道来,提高村民的劳动生产率。
没有资金,姚水长就发动村民筹资65000元,又申请到凯里市公安局帮扶水泥60吨。于是,组织村民投工投劳,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这条机耕道终于建成了。
于是,姚水长开始在其他各组推广大堡组的经验。很快,上水组的进组路、产业路通了;屯习组谷博山步道也建成了。
通过对水寨村的水土资源调查和研究,姚水长发现水寨村可充分利用水土充足肥沃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自己的蔬菜产业。
经过对凯里农牧蔬菜市场和凯里市公安食堂的行情调查后,他组建了水寨村惠寨合作社。然后发动广大村民大批量的种植有机肥原生态蔬菜。利用帮扶单位的优势把水寨村贫困户喂养的畜禽和蔬菜销往凯里市公安局食堂,将批量蔬菜卖给凯里市供销社及市扶贫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由此形成了水寨村原生态蔬菜大规模种植,村民把种植的蔬菜交给村供销社,供销社再送给凯里市农贸市场,让水寨村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服务,广大村民由此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由于姚水长工作突出,2018年,他荣获了“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优秀结对帮扶干部”称号,受到了黔东南州委州政府表彰,同时,也获得了“全市脱贫攻坚优秀员”称号;2019年,他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唐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