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至名归(2)
发布时间:2019-09-29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在自己的人生中,郎平一次次完成着自我超越,对美国队从0:3到3:0的历程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在题为《激情岁月》的自传中,告别赛场荣耀的郎平回顾了自己1987年赴美国留学时的那段艰难、贫困甚至不得不为钱打球的岁月。她说:“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启航。”
1995年2月,经历了挫折与磨砺的郎平回国接掌中国女排帅印,由此从手中彻底接过了中国女排“旗帜人物”的接力棒,将中国女排从世锦赛第八的低谷带到了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的高度。1999年因病离开中国女排之后,郎平又先后到意大利、土耳其联赛和美国国家队执教,为重掌中国队帅印后三夺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三大赛”冠军积累了经验。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和年代中,“五连冠”奠基人向“请进来”的日本“魔鬼教练”大松博文学习,为中国女排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而郎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主动“走出去”,在两次出国留学、执教的经历中完成了自我蜕变和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