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要响应时代之变人民之需
发布时间:2022-09-23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相互依存、同等重要、互为助力、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全面阐述了当代中国创新发展的基本逻辑,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深化科学普及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基础性作用,强化科普工作的顶层设计,构建了科普工作的新格局,探索出了“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模式。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0年的3.27%大幅上升到2020年的10.56%,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时代发展给科普带来深刻之变。科普作为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建设人才第一资源的社会基础,推动了科技的创造、传播、扩散、应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全面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广泛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能。同时,科普也呈现出理念、手段、方式、机制的新变化,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技术应用、教育文化再次呈现交互推动、融合发展的新态势。面对当前的时代之变、人民之需,科普更需要摒弃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实现全面提升创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正是为新时代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提供了实践指南。实施好《意见》,就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开展科普的重大意义,树立“大科普”理念,压实全社会责任,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新时代科普生态。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落实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的工作思路、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更要发挥科普在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以高质量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科学根基。

  通过支持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推动中小企业拥抱数字化、主动转型,进一步向‘专精特新’行列迈进。

  9月16日至20日,以“硬科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2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

  英国科学家团队展示了一组受动物启发的飞行机器人,可以在飞行中建造3D打印结构。

  9月15日一大早,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茶农邓小妹背起竹篓,戴上帽子,前往不远处的茶园采茶。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在五指山市,除了茶叶产业,雪茄烟叶种植产业也开始逐渐发力。

  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王海东指出,接下来将深化医养资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健全医养合作机制。

  6600万年前,雄霸地球的恐龙消失了。王强说:“年代学结果显示,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分布的时限是6824万年到6638万年前,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的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这真应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同学们给邓秀新院士起的绰号——“邓布利多校长”,在他的手中,柑橘就像变魔法的道具,变幻无穷。

  10年来,我国新增15项世界遗产,6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名册,6项文献遗产列入《世界记忆名录》,15处地质公园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5个生物圈保护区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科普作家赵致真最近在做一件事情,他要把多年来淘到的大量苏联科普图书进行甄选,和长江少儿出版社合作,出版一套《苏联科普佳作丛书》。

  核电发电量在当前我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在5%左右,较10年前约2%的占比有大幅提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人员在湖泊水温大范围动态监测与模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科研人员首次观测到传播的大尺度日冕准周期快磁声波波列现象。

  9月19日,2022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活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一同参加活动。

  坚守“三条控制线” 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