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丽华_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9-10-03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邰丽华,1976年11月9日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聋哑人舞蹈家,无党派人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舞蹈演员、艺术总监,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副主席。

  邰丽华两岁失聪,但她以独特方式创造艺术,15岁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领舞演员,1999年,进入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艺术团,2002年8月调入北京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担任演员队队长,同时兼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邰丽华生于一个普通职员的家庭,两岁时的一场高烧使她不幸堕入了无声世界。邰丽华很早就悟出了自己和同龄孩子的区别,自强与奋发的幼苗在心中萌发。在聋哑学校,邰丽华品学兼优。学校在离家很远的武汉市,使她从小就养成了很强的自理能力。人们只看到她静静地离家,又静静地回来,而其中多少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邰丽华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湖北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的一名毕业生。

  在她刚刚踏进聋哑学校校门的时候,最打动她的是这里与其他学校完全不同的一门课程──律动课。教师踏响木地板下的象脚鼓,把震动传达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孩子们由此知道什么节奏。为了体验这种感觉,邰丽华总把脸颊紧贴在答录机喇叭上,全身心地感受不同的震动。至于电视里的舞蹈节目,更让邰丽华充满想象,跃跃欲试。从此,她爱上了舞蹈,爱得痴狂。

  后来,邰丽华在残联的帮助下,进行正规的舞蹈训练。邰丽华15岁时已经有近10年的业余舞蹈经历。武汉市歌舞团一位姓赵的女老师在看到她是个可造之才的同时

  ,又觉得无法有效地进行交流势必成为训练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因此,只答应先试验一段时间看看这个女孩的领悟能力再说。

  武汉歌舞团的排练厅里,镜子、把杆儿、木地板,当然还有不需要音乐的邰丽华。赵老师考验这个新学生的第一支舞就是《雀之灵》。叉腿不到位,提腿不准确,手位不协调——在赵老师看来,她的关于舞蹈的一切似乎都不能令人满意。最后,赵老师干脆就把柔弱的小姑娘一个人扔在了排练室,自己拂袖而去。

  此后的半个月,她将自己变成了一只旋转的陀螺,24小时中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他时间都是在舞蹈。开始的时候她只能原地转几个圈,半个月以后就转到二三百圈。一曲《雀之灵》有节拍七百个左右,对于处在无声世界里的邰丽华来说,要想让舞蹈和这七百多个节拍完全合上,唯一的方法就是记忆、重复、再记忆、再重复。重复到最后的时候,她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支永远随时为她响起的乐队。

  要学习,又要照料自己,还要学舞蹈,而且是在听不见音乐的条件下,邰丽华正是凭着一种执着和天赋在舞蹈领域很快脱颖而出,获得了所在城市的舞蹈大奖。15岁时,邰丽华就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国访问演出,以其灵动的舞姿赢得了异域观众的赞叹。而且在很多次舞蹈比赛中,评委们根本没有发现她竟是一位双耳失聪的残疾人。

  在她表演的舞蹈作品中,邰丽华最喜欢的就是《雀之灵》。她第一次看见这个舞蹈是在电视上,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轻盈灵动的舞姿令她深深倾倒。从此,她像着了魔似的,经常对着录影带苦练。由于听不见音乐,更没有老师的辅导和别的教材,她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感觉和悟性在跳。

  有一次,她练舞的情形被舞蹈编导张继钢看见了,他很感动,便打电话给杨丽萍,想请她来指导指导邰丽华。

  2002年5月起,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开始进入文化市场探索商演与义演相结合的道路。邰丽华作为演员队长,规范演员管理,指导演员排练,改善团队作风,创新提高艺术。两年半来出访16个国家,巡演祖国22个省份,演出275场。

  在雅典残疾人奥运会闭幕式上,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开幕式上,这支世界上唯一的一支专业残疾人艺术团将再次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他们震人心魄的艺术表演。邰丽华作为一名普通舞蹈演员,完美诠释了千手观音的慈悲和善良,人们几乎认定只能由她完成这个角色。邰丽华已成为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在她的细心挑选和培养下,已经出现更多年轻的、不同面孔的千手观音。“这些孩子们将和我一道,代表中国残疾人,出现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