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裕,唐吏部尚书 河南尹 襄州刺史,银青光禄大夫,渤海郡公,山南东道节度使
高行周,后周天雄军节度使,齐王。五代名将白马银枪高思继之子,北宋开国名将高怀德的父亲
高怀德,宋武胜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渤海郡王,宋太祖结拜兄弟,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
高智耀(约1206~约1271),字显达,中兴府(今宁夏银川)人。高家世代在西夏做官。高智耀的曾祖父高逸,担任过西夏大都督府尹,人称“高令公”。应天四年(1209年),在抵抗蒙古军队入侵的战斗中任副元帅,最后战败被俘,不屈而死。他的祖父高良惠,官至右丞相。高智耀本人曾担任过判官,在夏国被蒙古军灭亡前一年高中进士。忽必烈追封其宁国公,
高则诚,元福建行省都事,琵琶记作者。祖父高天锡、伯父高彦都是诗人。曾祖是营国公高宣。
高拱,明内阁首辅,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富国强兵,振兴朝政。息明塞五十年之烽燧
高出,明山西按察使,辽东监军道高名衡,河南巡抚,兵部左侍郎,明亡后殉国。
高一功,大顺左威武将军,李自成妻弟,明御营前部右军,龙虎将军,联明抗清。
高敬亭,中共鄂豫皖根据地党政军主要领导人,红二十八军创始人,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
高志航,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淞沪会战为中国空军首次击落敌机。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
高狄,中共吉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人民日报社社长
高德占,中共天津市委书记 中共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高扬,中共河北省委、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部部长
高自立,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红五军团十五军政委兼军长,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央土地部部长,中共七大正式代表
高文华,中共北方局书记兼河北省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水产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
高厚良,中共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成都军区空军政委党委第二书记,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开国少将
高虎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
据史籍《北齐书》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他的父亲徐乾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改名叫高乾,后来成为北魏时期的白水郡太守,徐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名为高隆之。
据史籍《通志》记载,朝鲜半岛有羽真氏族的封建国家高句骊,亦简称“高句丽国”。
《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领高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高句丽国。高氏在高句丽国的统治维持了600多年的时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又从国内城迁到平壤。由于高句丽的国王为高氏,所以在古代高句丽国的存在期间,高氏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其中有一部分高氏迁到了中国内地。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所以以高为氏。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就是高句丽人,五世祖高宗归附北魏,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譬如:高车氏、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