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建统让位给秦商集团的李明后不久,ST远程就收到了深交所监管函。根据2018年9月4日的监管函,ST远程前董事长夏建军(夏建统兄弟)违规使用公章致使上市公司资金在2017年8月20日至2018年1月20日期间被侵占,上市公司内部管控存在漏洞。
而上述ST远程曝光出来的违规担保等问题也主要发生在秦商集团入主前,这就不得不提睿康股份和夏建统取得ST远程的“往事”了。
资料显示,夏建军和旗下睿康控股是在2016年11月通过股权转让,获得ST远程实际控制权的,上市公司在2017年2月将名称从远程电缆变更为睿康股份。
夏建统入主ST远程后动作不断,先后投资设立、增资影视文化公司,还先后打算通过并购资产方式跨界影视行业、安防行业和光电行业,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而ST远程的业绩也是一年不如一年,2016年其实现营业收入25.31亿元左右,同比下滑17.02%,实现归母净利润9103.68万元,同比下滑近三成;2017年虽然营收实现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滑近两成至7487.22万元;到了2018年则直接滑入亏损3.67亿元的境地,主要因为“公司受涉诉事项、资金被划扣等影响,在2018年度财务报表增加计提了4.05亿元预计负债和资产损失。”
而在违规担保的持续影响下,ST远程似乎未绕开夏建统和睿康控股的“阴影”,同处江苏宜兴的另一家电缆上市公司——中超控股,也有着相似的经历。
资料显示,电线电缆是宜兴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根据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官网2017年9月的资讯,国际著名研究机构英特杰(Integer)发布2017全球电线强,宜兴市的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中超控股、远程电缆等4家企业跻身百强。
在该榜单发布后一个月左右,2017年10月10日,江苏中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超集团”)与深圳市鑫腾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鑫腾华”)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中超集团决定将旗下唯一上市公司资源——中超控股拱手让人,且还承诺了上市公司未来5年的业绩,这在当时被称为A股“首例对赌式卖壳”。
2018年9月28日,中超控股突然公告称,因鑫腾华未按期支付第一次交割标的股份的股份转让款,鑫腾华已构成了实质性违约,现终止协议,第二次标的股份不再继续交割;随后,中超集团还提请仲裁解除9%股权的转让,并重新获得中超控股的控制权,杨飞再次成为实控人,中超集团还提议召开股东会罢免了黄锦光在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职务。
在6月14日晚间公告的对关注函的回复中,中超控股披露涉诉担保共14起,合计违规担保金额高达14.99亿元,被担保对象均为黄锦光及其控制的企业,或者为黄锦光推荐合作的上下游企业。
然而与ST远程不同的是,中超控股认为上述涉诉案件均是黄锦光在公司任职期间,涉嫌私刻公司公章,利用职务之便,未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以上市公司名义为其关联单位的原有债务恶意追加担保。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鑫腾华入主中超控股和睿康体育入主ST远程,均是从两家上市公司创始人手中获得的控制权。
对此,江苏一位券商人士认为:“一般创始人主动让出控制权多数是出于各种原因需要‘套现’。而违规担保的发生,表明某些上市公司本身内控存在一定问题,董事长、实控人等上市公司关联方利用自身的职权,不顾相关法律法规达到自己的目的。”
据财联社记者根据Wind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约1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违规担保公告、违规担保补充公告和违规担保进展公告,包括千山药机(300216.SZ)、高升控股(000971.SZ)、围海股份(002586.SZ)、*ST节能(000820.SZ)、金一文化(002721.SZ)等。
6月28日,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告诉财联社记者:“无论上市公司未依法披露对外担保等事项的原因是什么,上市公司对外均应承担信息披露责任。巨额对外担保未经内部审议,这表明该公司内控缺失,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风险。”